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蒙庚阳的教学后记

——自娱自乐的教学园地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【引用】呵护与生俱来的好奇心  

2011-06-11 16:56:22|  分类: 励志教育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朝永振一郎,是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。但是,也许大家想不到,这位伟大的人物小时候爱哭鼻子、身体不好、经常生病缺课,即使进入大学后也是充满自卑。可是,这么一个病殃殃的孩子最终拿到了科学界的最高奖项,其中的原因是什么?

  在《乐园,我的诺贝尔奖之路》一书中,朝永讲述了自己的家庭教育、求学经历以及科研过程中的苦与乐、成功与失败。字里行间既充满着对家人、同学和老师的深厚感情,也透露出对物理研究的无限热爱。在轻松而幽默的文字里,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热爱自然并葆有童真的可爱老者、一位念念不忘提携后学的亲切师长、一位将深奥的理论物理娓娓道来的科学家。

  朝永在学术上的成功有很多因素。在他的同事看来,他小时候由于经常生病,很少和其他孩子一起在户外玩耍,所以很早就养成了善于观察和实验的良好习惯。而朝永则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于他早期受到的家庭教育、中小学老师对学生探究欲的激发以及大学里别开生面的教学方式等。这些都将他引向物理的花园,为他的诺贝尔奖之路一步步铺下基石,并最终帮助他获得科学界的最高荣誉。

  例如,开篇《父亲》中的第一句话,就是“在我眼里,父亲总是在读书”。朝永记忆中的父亲总是靠在午休的长椅上,一遍又一遍地出声朗读着他听不懂的内容。从少年成长为青年的岁月里,朝永时不时地溜进父亲的书房看梅耶的百科全书,其中的动植物图片、火车和电车以及各种机器的图片,激发了朝永对科学的好奇心。

  朝永在书中还回忆了开始爱上理科的中学时代。在一节氧气实验的化学课上,老师把点燃的火柴棍吹灭,送到氧气管里后啪的一声又燃烧起来,以及在氧气中燃烧细铁针时,就像烟花一样啪啪直响的情景,让朝永一生难忘。实验后,老师向橡胶气球里充满氢气,让大家拿到操场上放飞。朝永回忆,“腾空之际,学生们高声欢呼,兴奋异常。因为这些,我非常喜欢理科”。点燃学生的好奇心,保护学生的探索欲,打开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之门,这是朝永老师的魅力之处,其实也是我国教育者应常反思之处。

  如今,我国学术界有一个普遍的现象,就是成名成家之后的学者后劲不足,很难再出新的成果,学术生命力短暂。在朝永看来,其中的主要原因,在于好奇心的衰退。“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,深深地植根于人性里。但如何做才能满足它,或者说如何做才能刺激它,这个问题不仅仅限于幼儿教育,大学教师也是如此”。正是葆有一颗不断发问的好奇之心,朝永在理论物理领域的研究不断走向深入,超越了前人所取得的成就,并把这种探索精神传递给他的学生。在大学教书期间,朝永鼓励学生提问,即使是十分无聊的问题,他也不厌其烦地予以解答。在他看来,如何防止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变得迟钝,是教育的核心问题。在学校教育里,若强行施教,就会打消学生们所具有的宝贵的好奇心,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尤其如此。

  相对来说,将朝永推向科研顶点的,是他所谓的“科学家的自由乐园”——东京理化研究所。在这里,他和其他研究者紧跟国际相关领域研究的最新动向,一起辛勤研究、吃喝玩乐,轻松自在的氛围激发了每个人的研究欲望,也造就了一大批物理界名人。朝永喜欢这里自由自在的气氛,除了研究之外,没有任何附加义务和规定。而且,这里的老师和年轻学者讨论时,相互之间毫无芥蒂,完全忽视形式和礼仪,思维活跃、群情激昂、成果显著。

  朝永举了一个例子。一次学术会议上,京都大学的木村教授在会议上作报告。他的报告遭到年轻学者的质疑,而且他们说话的方式十分放肆:“教授,刚才你说的内容毫无道理啊!”并加以反驳。当时年轻人敢对教授说这种话,在日本除此之外没无别处,而这种不唯职务和职称、允许自由表达观点的方式在朝永看来才是真正的科研。

  这一情形很像青年时代的爱因斯坦和索洛文、哈比希特等组织的“奥林匹亚科学院”。不同领域的年轻学者在一起碰撞思想,带来了更多的新观点和新视角,讨论的范围更大,对问题探讨得也更深。爱因斯坦曾回忆,他们学习和研究高斯的几何,讨论卢瑟福关于原子蜕变的最新理论,还有普朗克提出的能量的量子化假说等,因为大家观点不一致,常常会引发激烈的争论。他们并不知道,这个非正式的,由年轻人自发组织的学习、研究团体会同世界其他著名科学院一道,永远载入人类科学发展史的史册。

  而放眼当下的大学和科研机构,这种肆无忌惮地热烈辩论一个话题的场景真的很少见了。实际上,激发大学的创新精神,需要物质投入,更需要一种不唯职务和职称、只唯真理的学术环境。这种学术环境不仅有助于思维的迸发,更会促进年轻学者迅速成长,当然,最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着一种真正的科研精神,而这是我国教育界非常缺乏的,也是我们需要从这本书中深入反思和学习的。

     引文来源  中国教育报2011.6.11  作者 渤海大学 杜永强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13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