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,这一幅图已经足够把您想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都囊括在里面了,就看您如何去引导学生,假若教学设计时,问题串设置得很好,就会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。
看到第5题的判断题,不由自主的想到2013新课标Ⅱ卷的第32题。
【已知果蝇长翅和小翅、红眼和棕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,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,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。为了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,以及控制它们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,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(表现为伴性遗传),某同学让一只雌性长翅红眼果蝇与一只雄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,发现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长翅红眼:长翅棕眼:小翅红眼:小翅棕眼=3:3:1:1。回答下列问题:】
(1)在确定性状显隐性关系及相应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时,该同学先分别分析翅长和眼色这两对性状的杂交结果,再综合得出结论。这种做法所依据的遗传学定律是 。【答案: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(或自由组合定律)】
有部分学生答:孟德尔定律,也许就是从这里来的,教材内容对学生的引导有潜移默化的作用。
再一次验证了初高中教材的衔接性,但不知道人教版初中教材是否也有相关的介绍?同时B选项已经蕴含了性别决定的几种方式,教学时可以以习题作为知识介绍的驱动力。

课堂教学时,学生问:“芦花鸡是什么样子”,我立刻想到,假若在教材的空白右侧给出图片(如上图),那不就一目了然了吗?教材改版时是否可以考虑重新添加?有时候图片可以胜过千言万语,图片是生物教学的重要资源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