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蒙庚阳的教学后记

——自娱自乐的教学园地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阅读进行时  

2015-04-28 22:34:50|  分类: 专业发展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
1 阅读书籍

1.1《心理学基础》(作者: 黄希庭  /出版社: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/出版时间:2008

1.2《教育学原理》(作者: 蒲蕊  /出版社: 武汉大出版社 /出版时间:2010

1.3《中学生物学教学论》(作者: 刘恩山  /出版社: 高等教育出版社 /出版时间:2003)。

阅读理由

2.1结合教学实践,体会教育理论,从相对系统的角度去理解教学,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,认识教育的发展规律,寻找多年教学实践的理论依据。

2.2 合理的教学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保障,而教学设计的好坏除了有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外,更需要一定的教育理论与教学技能作为支撑,而自己的兴趣更偏向教学设计的探索。

2.3 教学论需要一定的心理学与教育学作为基础,三本书一起浏览、阅读,相互借鉴,相互融合,也许更容易理解。

2.4 听许多同行说,当了几年教师后,再去读读这些书往往会有不一样的收获,因此,自己也凑个热闹,看看是否也会有这样。

2.5 这些书在网络都有电子版,很方便,选择书时最好选择师范类的而且是相对基础的。

开始阅读

…………阅读进行时………………

4 阅读体会

4.1 依然有很多读起来感到很抽象的理论,毕竟这些书籍更多的是理论的阐述,所举的实际例子不多,因此,读到一些理论时,往往还需要用自己大脑里储存的教学例子作为支撑。

4.2当年读大学时,高校开设的这些课程对学生的教学效果究竟会如何?不过记得当时这些老师们在讲授这门课时,课堂上还是举了很多例子,才让自己糊里糊涂的明白一些似懂非懂的大理论,可想而知,当时的学习是失败的,为了考试能及格,通过死背而蒙混过关罢了。

4.3 现在读到某一部分知识时会有“原来如此”的感觉,这样的体会也许就是阅读的动力,读后会加深对行为主义、认知主义、建构主义、概念转变等理论的理解,多数时候遗忘了这些理论的对教学的指导,更多的时候都是凭着大脑原有的教法痕迹就开始了自己的教学生涯。

4.4 发现实践中有些教学方法、教育思想是违背部分教育理论的,或者已经过时的,但依然一直无意有意的应用着,假若不重新再翻阅这些书籍,也许不会主动去纠正,甚至南辕北辙。虽然偶尔也有一些教师的专业培训,但毕竟这些培训往往是短期的、外在的,听了兴奋之后依然恢复原态的,只有自己静下心来细读,也许也有可能做到真正的内化。

4.4 每一位教师教学行为的背后都是受到思想的指导,而教师的这些思想会逐渐影响到自己的学生,从这角度说,教师的教学思想远远要比自己传授的专业知识更重要。

4.5 假若现在有机会重新去听大学教师们讲这些课,然后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请教教师,或者与教师谈谈自己的想法,交流,我想应该会有不一样的收获。

4.6……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21)| 评论(2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